秦艽的功效与作用

目录

  • 秦艽的形态特征
  •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
  • 秦艽的用法用量
  • 秦艽的食用禁忌
  • 秦艽有毒吗
  • 秦艽的附方
秦艽又叫大叶龙胆、大叶秦艽、西秦艽等,属于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,主要生长在我国的内蒙古、宁夏、河北、陕西、新疆等地 。秦艽因为药性润而不燥,因此与多种中药材都是可以一起搭配使用的,而在中药搭配上有我们必须注意的问题,就是秦艽的治疗病症有哪些,以及它的用量都是需要多少?下面大家与小编一同来了解一下吧 。
秦艽的功效与作用
秦艽的形态特征
多年生草本,高30-60厘米,全株光滑无毛,基部被枯存的纤维状叶鞘包裹 。须根多条,扭结或粘结成一个圆柱形的根 。
枝少数丛生,直立或斜升,黄绿色或有时上部带紫红色,近圆形 。莲座丛叶卵状椭圆形或狭椭圆形,长6-28厘米,宽2.5-6厘米,先端钝或急尖,基部渐狭,边缘平滑,叶脉5-7条,在两面均明显,并在下面突起,叶柄宽,长3-5厘米,包被于枯存的纤维状叶鞘中;茎生叶椭圆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,长4.5-15厘米,宽1.2-3.5厘米,先端钝或急尖,基部钝,边缘平滑,叶脉3-5条,在两面均明显,并在下面突起,无叶柄至叶柄长达4厘米 。
花多数,无花梗,簇生枝顶呈头状或腋生作轮状;花萼筒膜质,黄绿色或有时带紫色,长(3)7-9毫米,一侧开裂呈佛焰苞状,先端截形或圆形,萼齿4-5个,稀1-3个,甚小,锥形,长0.5-1毫米;花冠筒部黄绿色,冠澹蓝色或蓝紫色,壶形,长1.8-2厘米,裂片卵形或卵圆形,长3-4毫米,先端钝或钝圆,全缘,褶整齐,三角形,长1-1.5毫米或截形,全缘;雄蕊着生于冠筒中下部,整齐,花丝线状钻形,长5-6,长2-2.5毫米;子房无柄,椭圆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,长9-11毫米,先端渐狭,花柱线形,连柱头长1.5-2毫米,柱头2裂,裂片矩圆形 。
蒴果内藏或先端外露,卵状椭圆形,长15-17毫米;种子红褐色,有光泽,矩圆形,长1.2-1.4毫米,表面具细网纹 。花果期7-10月
秦艽的功效与作用
秦艽的功效与作用
【性味】苦辛,平 。
①《本经》:"苦,平 。"
②《别录》:"辛,微温,无毒 。"
【归经】入肝、胃、胆经 。
①《汤液本草》:"手阳明经 。"
②《本草蒙筌》:"入手太阳经 。"
③《纲目》:"手、足阳明经,兼入肝、胆 。"
秦艽的功效与作用
【功用主治】祛风除湿和血舒筋清热利尿 。治风湿痹痛,筋骨拘挛,黄疸,便血,骨蒸潮热,小儿疳热,小便不利 。
(1)祛风湿:用于全身性风湿痛,常配羌活防风
(2)退虚热:用于阴虚发热,常配鳖甲地骨皮
1、用于风湿痹痛、周身或关节拘挛,及手足不遂等 。秦艽能祛风湿,舒筋络 。风湿痹证无问新久、或偏寒偏热,均可配伍应用 。本品性微寒,兼能清热,痹证见发热、关节红肿等热象者尤为适宜 。一般偏热者,可配防已、知母忍冬藤等;属寒者,配羌、独活、桂枝附子等 。对于中风手足不遂者,亦适用本品 。
2、用于骨蒸潮热 。本品清虚热,为治疗阴骨蒸潮热的常用药 。可与青蒿、鳖甲、知母、地骨皮等配伍,如秦艽鳖甲散 。此外,本品尚能利湿退黄 。治疗湿热黄疸,可与茵陈栀子等配伍 。

秦艽的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5-10g;或浸酒;或入丸、散 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 。

秦艽的食用禁忌
久痛虚羸,溲多、便滑者忌服 。
①《本草经集注》:"菖蒲为之使 。"
②《药性论》:"畏牛乳 。"
【秦艽的功效与作用】③《本草经疏》:"下部虚寒人,及小便不禁者勿服 。"
④《本草汇言》:"凡病阴虚血燥,精竭髓衰之证,非配大剂滋养药不可 。"
⑤《本草从新》:"大便滑者忌用 。"

秦艽有毒吗
秦艽碱甲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:口服480mg/kg;腹腔注射350mg/kg;静脉注射250~300mg/kg 。4例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口服100mg,每天3次,共4-13天,先后引起严重恶心、呕吐等;仅连服13日之1例,关节红肿、疼痛于第5日消失,余均无效,故认为此碱在初步临床应用中尚不够理想,且多副作用,尚待进一步改进 。

秦艽的附方
①治中风手足阳明经,口眼歪斜,恶风恶寒,四肢拘急:升麻、葛根、甘草(炙)、芍药、人参各半两,秦艽、白芷、防风、桂枝各三钱 。上细切 。每服一两,水二盏,连须葱白三茎,长二寸,煎至一盏,去滓,稍热服,食后 。服药毕,避风寒处卧,得微汗出则止 。(《卫生宝鉴》秦艽升麻汤)
②治背痛连胸:秦艽一钱五分,天麻、羌活、陈皮、当归、川芎各一钱,炙甘草五分,生姜三片,桑枝三钱(酒炒) 。水煎服 。(《医学心悟》秦艽天麻汤)
③治风中经络而痛:羌活一钱五分,当归二钱,川芎一钱,熟地三钱,秦艽、白芍(酒炒)、独活各一钱五分 。(《不知医必要》秦艽汤)
④治黄:秦艽一大两 。细锉,作两贴子,以上好酒一升,每贴半升,酒绞取汁,去滓 。空腹分两服,或利便止 。(《海上集验方》)
⑤治黄疸,皮肤眼睛如金黄色,小便赤:秦艽五两,牛乳三升 。煮取一升,去滓 。内芒硝一两服 。(孙思邈)
⑥治虚劳潮热,咳嗽,盗汗不止:秦艽(去苗、土)、柴胡(去苗)、知母、甘草(锉、炙)各一两 。上四味,粗捣筛 。每服三钱匕,水一盏,煎至六分,去滓,温服,不计时候 。(《圣济总录》秦艽汤)

大家在读完上文中小编关于秦艽的介绍以后,是不是已经有了一定了解了呢?实际上无论是哪种植物,越是效用较大的药材,那么所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就越多,如秦艽并不适合久痛虚羸、溲多、便滑等人群食用,因此建议大家平时要多多注意 。如果对于病症了解不多的情况下,最好在咨询过专业医生的建议后再使用 。


    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