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园林】如何综合防治园林植物线虫病

【【园林】如何综合防治园林植物线虫病】
如何综合防治园林植物线虫病1.线虫病鉴别方法由于线虫危害后 , 被害植物往往有病理变化过程 , 引起的症状同植物病害相似 , 因此常常被误诊 。 如月季线虫病常被误认为是月季根癌病 , 菊花芽线虫常被认为是菊花叶斑病 , 水仙线虫病常被认为是水仙腐烂病等等 。 为此 , 准确鉴别线虫是线虫防治的重要环节 。
(1)取危害部位作切片、进行镜鉴 , 这是科学准确识别线虫的基本方法 。
(2)取清水一盆 , 将患病部位或者根部在水中反复荡涤 , 待盆中水面平静后仔细观察 , 看是否有线虫漂浮在水面来识别线虫 。
(3)外部特征观察确诊 。 一看花卉种类是否容易感染线虫;二看植物整体长势 , 是否有线虫感染的情况 , 花木感染线虫后多表现为生长不良、矮化、畸形、变色腐烂 , 尤其是环境条件较差时 , 容易失去观赏价值甚至死亡;三作重点分析  , 区分根瘤形成是线虫引起还是细菌、真菌等原因引起的以及腐烂死亡的根源 。
2.了解线虫生存环境
花木线虫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土壤中 , 适宜的温度为摄氏20—30度 , 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40%—45% 。 疏松、通气良好、排水性强的湿润土壤最适宜线虫生存 , 因此瘠薄的沙质土线虫病重 , 壤土次之 , 粘土有机质含量多的土壤线虫病较轻 。 土壤含盐量低易于线虫生存 。
线虫以卵、幼虫和成虫直接在土壤中或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 , 一般可存活1—3年 。 越冬幼虫成虫直接侵染寄主组织 , 次年条件适宜时卵内幼虫孵出 , 一般以2龄幼虫侵染寄主组织 。 传播途径可分为主动传播和被动传播 。 主动传播是指线虫在有水或水膜的条件下主动移动 , 被动传播是指雨水、灌溉水流动传播 , 病虫苗木、种子、土壤传播以及少数昆虫传播 。
3.综合防治法
园林植物线虫病应遵循“预防为主 , 综合防治”的方针 , 协调、全面以达到控制病害的目标 。
(1)加强检疫 , 切断病害被动传播的人为途径 。
无庸讳言 , 植物检疫是目前造成苗木线虫病迁移的薄弱环节 。 一直以来 , 由于大家植物检疫意识淡薄 , 放松了对植物进出的检疫工作 , 使得线虫等检疫对象的传播容易 , 造成这些病害的逐年加重 。 因此 , 在这里要呼吁业内人士都要自觉加强苗木的检疫工作 , 培育无线虫病害的健壮苗木种子 , 来减轻线虫病害的流行 。
(2)利用植物栽培 , 控制线虫病害发生 。
①轮作是一种有效防治线虫病的措施 。
防治根结线虫可以辣椒、大葱、大蒜、韭菜以及禾本科牧草、草坪、小麦、大麦、玉米等农作物轮作;防治花生根结线虫可以甘薯、棉花轮作、一般轮作2—3年 。 实行水旱轮作 , 如水稻、水生花卉等轮作一年就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。
②种植诱虫植物和拮抗植物是消灭大量线虫的好方法 。
在种植花木前 , 首先种植生长迅速的速生植物 , 如菠菜、小白菜、小青菜等1—2个月 , 线虫大量侵染后还没有产卵前连根拔除 , 可以大量清除线虫 。
种植线虫非繁殖寄主植物或者拮抗植物 , 如柽麻、石刁柏、猪屎豆等 , 由于植物根部分泌物还有毒素 , 会使线虫侵染后不能发育成虫或不能存活 。

推荐阅读